叶利钦当年为什么拆了尼古拉二世受刑地?

叶利钦担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后,接受了一项不同寻常的秘密任务,这项任务至今仍令历史学家感到困惑。

西方曾不止一次借重散落海外的罗曼诺夫家族搞反苏宣传活动。

他们尤其关注叶卡捷琳堡伊帕季耶夫寓所,因为它与俄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正是在今天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科斯特罗马近郊的伊帕季耶夫修道院,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国之君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迫登上王位,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结束了留里克王朝末期的动荡局面。

三百年后,罗曼诺夫一家正是在与伊帕季耶夫修道院同名的伊帕季耶夫寓所被处决的。罗曼诺夫一家在这里一共住了78天,当时,这里被称为“特殊用房”,这一奇特的巧合被称为“历史怪象”。

其实,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随时随地都可以处决罗曼诺夫一家,但他们最终选择了工程师伊帕季耶夫在叶卡捷琳堡的寓所作为关押罗曼诺夫一家的监狱。

伊帕季耶夫后来说,他购买这座寓所时,原本打算把地下室用作工作室的。

不过,有一种说法认为,购买该寓所是专门用来处死罗曼诺夫一家的,为的是使让这场处决显得更加庄重。

有一件事似乎佐证了这一说法,即处决行动的组织者之一彼得·沃伊科夫与伊帕季耶夫是老相识,如今,莫斯科有一座地铁站就是以沃伊科夫的姓氏命名的。

尼古拉二世本人则在日记中写道,他发现,他们一家人离开托博尔斯克后,就被带到这座专门为安置他们一家准备的房子里,而不是把他们送到莫斯科受审。

当外国游客可以进入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后,伊帕季耶夫寓所便成了苏共的噩梦。

1975年7月26日,一份由安德罗波夫签署的的秘密报告从克格勃呈交苏共决策层,这份报告建议必须拆除伊帕季耶夫寓所,苏共决策层则立即审议并一致通过决议,批准了这一报告。

据叶利钦《总统日记》一书记载,接到指示后,叶利钦害怕乌纱帽不保,根本不敢抗命。

当时,叶利钦刚当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成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实际上的“主人”,他可不想自找倒霉。

因此,叶利钦不得不调集机械设备,一夜之间便拆除了伊帕季耶夫寓所。

只不过,拆除伊帕季耶夫寓所的命令是1975年签发的,但直到1977年才由叶利钦付诸实施。

如果说刚刚坐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头把交椅的叶利钦非常害怕得罪上级,那么他为什么还拖了两年才执行拆除伊帕季耶夫寓所的命令呢?

原来,前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雅科夫·里亚博夫并没把拆除伊帕季耶夫寓所当成要紧事,所以,此事直到制定城市重建计划时才付诸实施。于是,叶利钦非但没有因为违抗命令而撤职,反而被调往莫斯科,升为苏共中央书记。

而在里亚博夫看来,叶利钦对上级唯命是从,所以才没有下台。

叶利钦拆除伊帕季耶夫寓所后,安德罗波夫注意到了这位精力充沛的下属,所以,安德罗波夫刚一登上大位,便把叶利钦召进中枢。

雅科夫·里亚博夫在2011年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遗憾地承认,正是自己“发现”了叶利钦,对此他深感遗憾,并多次称叶利钦为“破坏分子”。

2000年,罗曼诺夫家族被俄罗斯东正教认定为“皇家殉教者”并被授予圣徒称号后,决定在罗曼诺夫王朝末代皇室被处决地建一座纪念碑。

现在的伊帕季耶夫教堂落成于2003年。

本站内容均为译客老猫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
本文链接:https://www.transcat.vip/soviet-politics-72.html
本文标题:叶利钦当年为什么拆了尼古拉二世受刑地?

相关日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