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异见,法外判决,自相残杀,屡立战功——一言难尽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

布列斯特要塞刻字

1934年夏天,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成立全苏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决议》。

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包括叛国、间谍活动、反革命活动、恐怖主义、颠覆破坏在内的国事犯罪,保守国家秘密,执行苏维埃政府赋予的特殊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

打击异见

1934年11月5日,内务人民委员部内部设立了一个劳改营及拘留所管理总局,简称“古拉格”。

该机构不但打击布尔什维克的敌人,而且还镇压那些只不过不同意当时苏联政策的人,还有很多人则是因为政权更迭而受到冲击,例如,在沙俄时期曾经当过警察、商人和牧师的人,后来也都曾遭到过逮捕。

每次开会审查的案件都多达200至300个。官方统计数字显示,在1940年11月的短短10天里,就有59493人被关押或流放。到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开始时,劳改营和流放地的囚犯人数多达230万!

不仅是成年人,遭到关押的甚至还有12岁以上的儿童,这些儿童受到了与成年人同样严厉的惩罚。

建劳改营的主要目的不但是为了打击异见,而且也是为了让这些被剥夺自由的人来开发自然资源。

很多人在关押期满后依旧被留在营地附近的地区,那些活干得好、表现得好的囚犯会被迁移到所谓的“自由定居区”。

法外判决

20世纪30年代,法外判决都是由所谓的“三驾马车”—各州、边疆区成立的三人委员会作出的。

通常,该委员会成员包括州委或边疆区委书记、内务人民委员部州或边疆区局局长、州或边疆区检察长。

判决由“三驾马车”根据内务人民委员部有关部门提交的案件材料缺席作出,所以连庭审记录都没有。

从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共有767397人被“三驾马车”遵照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命令定罪,其中386798人被判处死刑。

“三驾马车”审理的案件卷宗最少,只有逮捕证、格式统一的搜查令和逮捕令、一份或两份讯问笔录,而且“三驾马车”作出的判决不得上诉。

自相残杀

有2万多名内务人民委员部内部人员同样遭到过打击。

苏联人民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资料表明, 遭到打击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人员:

  • 1933年738人;
  • 1934年2860人;
  • 1935年6249人;
  • 1936年1945人;
  • 1937年3837人;
  • 1938年5625人;
  • 1939年1364人。

也就是说,从1933年到1939年,共有22618名内务人民委员部人员被捕,不过,有一些被捕的警察随后被内务部门释放并恢复原职。

加害前任

首任内务人民委员兼国家安全总局局长是亨利希·亚戈达,接替他的叶若夫后来成了杀他的刽子手。

1937年4月3日,亚戈达被捕,1938年3月13日,他被苏联最高法院判处死刑,罪名是与外国情报部门勾结暗杀高尔基。

叶若夫在1937-1938年曾经指挥过大规模镇压行动,这一时期甚至被称为“叶若夫时期”。

“无线游戏”

1943年,内务人民委员部成立“斯梅尔什”反间谍总局,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敌人。

苏联情报人员打入纳粹德国当局高层和情报学校,摧毁破坏团体,进行所谓“无线游戏”,打击苏联的叛徒。

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共有345名苏联情报人员活动在敌人后方,其中50名是被苏联招募的德国情报人员,在此期间,总共挖出了1103名敌方情报人员。

“沙拉什卡”

许多遭到内务人民委员部逮捕并被判有罪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被关押在贝利亚设立的一些如同监狱一般的研究所或设计局工作,这些地方当时被称为“沙拉什卡”。

贝利亚为苏联人都做过哪些好事?

科学家按专业组成小组,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

被关押在那里的囚犯甚至包括苏联火箭之父谢尔盖·科罗廖夫和航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等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战后,内务人民委员部领导了核武器研制工作。

屡立战功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时,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人数有17.39万。

在战争头几个月,内务人民委员部就组建了特种部队,以打击在战争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敌特和土匪。

1941年8月25日,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命令,地方国家安全机关打击敌人伞降兵和特务的行动小组重组为设置在前线各共和国、边疆区和州国家安全机关内的四个处,直接归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行动组领导。

这些机动部队能够被迅速投送到敌特和土匪出没的地方,其中,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132独立营曾参加过著名的布列斯特保卫战。很少有人知道,布列斯特要塞一间地下室墙上刻着的那段话 “我就要死了,但是我决不投降!再见,祖国母亲!41年7月20日”就是该营的一名战士刻下的。

造型艺术家罗曼·费奥多罗维奇·叶菲缅科作品《收兵回营》的复制品

斯大林格勒,承受了敌人第一波打击的就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10步兵师。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卫第41独立旅曾参与保卫列宁格勒并维持社会秩序。

惩治逃兵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就成立了专门担任督战任务的部队,1941年6月23日,在西北前线,第8集团军组建了几支部队,专门用来阻止逃兵。

苏联人民委员会1941年6月24日发布了《关于打击前线敌方伞兵及匪特的措施》,根据前线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各部队抽调人员,成立了几支督战队,督战队领导有权下令将逃兵就地枪决。

第一方阵

1945年6月24日,苏联在莫斯科红场胜利阅兵,走在最前列的护旗方队就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所属部队官兵组成的,这是对这支部队在战争期间所建功勋的最高褒奖。

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内务人民委员部总共发起了9292次行动,沉重打击了匪特势力。其中,打死47451人,俘虏99732人,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分子147183人。此外,边防部队还消灭了828名土匪。

相关日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